截止2017 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由達到2168 億元, 同比增長 7.9%。 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人口結構中中產階級的占比不斷提升,家紡消費中出現更加注重品牌和質量、重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新特征。預計到2021 年,家紡行業規模將達到 2937 億元。以下是對家紡行業發展前景進行的分析。
未來,我國的家紡行業面臨巨大的機遇。促進家紡市場需求擴大的主要因素有:大眾消費觀念的改變、婚慶和節慶消費的增長、兒童用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居民住房改善、賓館酒店擴建、公共衛生設施完善和旅游交通業的興盛等。在上述因素中,除居民住房改善和賓館酒店擴建受到經濟危機的一定影響外,其他因素基本未受影響。因此,家紡市場在未來仍將保持平穩增長,需求增加。
年輕人消費習慣的改變: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家用紡織品行業的市場容量將持續擴大。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來看,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會進一步加快,居民的消費類型和消費行為也會發生重大轉變。過去,我國消費者對家紡產品消費習慣較為傳統,和服裝相比,床品、被褥等家紡產品的使用周期相對較長。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所帶來的人均消費支出的不斷提升、消費習慣的不斷調整、消費方式的不斷轉變,家紡用品購買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家紡產品正在從普通消費產品形態向家居生活文化元素方向悄然轉變,這種不可逆轉的消費趨勢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家紡產品的需求增長。
住房條件的改善:我國居民住房條件的不斷改善和人均居住面積的不斷增加,為家用紡織品行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契機。據有關研究表明,約有82%的中國消費者在裝修或喬遷新居時會購買各類家用紡織品來裝飾住所。從1998年到2012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18.7平方米提高到了32.9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的不斷提高,給我國家紡產品的市場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
婚慶需求的拉動:我國歷來有婚慶消費家紡用品的習俗,婚慶市場的消費則與當前的適婚年齡有關,中國25-39歲的人口占比保持在23%以上,即有近3億的適婚人口。目前我國正進入80年代“嬰兒潮”出生人群的結婚高峰期。假設每對新婚夫婦在家紡用品方面消費1000元,僅此項每年將帶來130億元的銷售額。可見,龐大的婚慶需求將在一定時期內持續拉動家紡產品的消費。
酒店業發展的帶動:差旅人員的增多加大了對酒店住宿的需求,由此產生了酒店對家紡產品的需求。中國的旅游行業在近年迎來了發展拐點,表現在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增速加快,由此導致了酒店對家紡產品的需求增加。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對酒店的要求有所提高,激烈的競爭也必將促使酒店在家紡產品的投入有所增加。
經歷了10年結構型增長的家紡行業,已經開始向質量型競爭轉型。如果說過去可以依賴單一優勢獲得成功,那么要在未來的競爭中突圍則必須依賴全面的、系統化的資源和能力提升,即品牌、產品、渠道、終端及管理等聯合發力。家紡產業發展前景光明,紡織行業人士認為,在未來,家紡業的增長勢頭會越發急劇。以上是便是對家紡行業發展前景進行的所有分析講解了。